專家共話消費結構升級
7月27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新聞社主辦,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商務部國際商報社、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支持舉辦的“中國消費大趨勢——第二屆中國消費論壇”召開。下午對話2環節,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同濟大學特聘教授,中科院國創會中國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興華、河南省開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飛等六位專家圍繞消費結構升級展開對話。對話由中國新聞社編委、經濟部主任,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融媒體總編輯魏晞主持。
薛瀾提出,消費結構升級首先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教育提高社會整體素質,培養消費者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第二、以高等教育為例,供給和需求需要雙向發力。新的消費模式在普及化過程中需要滿足更大市場帶來的差異化需求。而做到雙向發力,則需要通過政策引導,給予產業供給方更大的自主權,同時培養新的社會共識,以形成新的消費業態。
趙晉平認為,消費升級體現出以下四大趨勢:第一,國際品牌商品和服務增長,主要體現在消費品貿易,服務貿易和自然人移動;第二,服務型消費比重增加,服務貿易領域的增長體現出服務消費的高端化。第三,數字為消費賦能。第四,低碳消費將成為全球消費的一大熱點。要把握這四大趨勢,則需要各個業態技術升級、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四種新型消費比例。
陳文玲指出,當前消費面臨五大失衡的結構性矛盾。第一個失衡是國內消費總額下降,國際進出口額增長。第二個失衡是消費增長越來越低,占GDP比重越來越高。第三個是線上線下消費失衡,線上迅速增長,線下大幅縮減。第四是滿足剛性消費需求和彈性需求的供給能力嚴重失衡,高端服務貿易外流。第五最終消費率占比重高的人群消費能力不足,和具有高消費能力的人群供給能力不足。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第一,要把疫情消費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激活線下消費;第二,要發揮線下消費的優勢繼續鼓勵無接觸的交易服務;第三,大眾消費的市場要激活;第四,關注Z世代和銀發族等新消費群體的需求;第五要在供給方面滿足嬰幼兒和少年群體的消費需求。同時,建議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中心,以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
劉興華對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穩定經濟增長提出五點建議。第一,實現居民收入的穩定增長。第二,減輕家庭和企業的稅收負擔。第三,完善消費的中長期建設,緊扣人民群眾,破除消費障礙和壁壘。第四,進一步降低部分優質服務型消費的進口關稅。第五,大力建設完善消費基礎設施。
劉震分享了開封文旅產業的發展思路,即“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為了順應文化和旅游消費轉型升級的新趨勢,開封通過以下幾方面推動文旅發展:第一,頂層設計,體制機制保障有力。第二,聚焦重點謀劃建設組合拳。依托歷史文化,把高能級的文旅作為增長企業,把文旅、文創產業打造成品牌。第三,針對中老年文旅消費者的群體,加大中醫藥文化與文旅相融合,推出康養新業態。第四,加大文化藝術與金融和貿易的融合,培育文化藝術消費的新模式,創新自貿加文化的發展模式,為國內外游客提供滿足消費新需求的產品。
張飛指出,我國仍處在城鎮化較快的發展階段,尤其是人口城鎮化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而且城鎮化進程和消費結構升級融合的特點比較突出。從國際經驗看,消費結構升級與城鎮化進程的同步是客觀趨勢,城鎮化拉動消費規模的增長,推動了消費結構的升級。下一步,在城鎮化進程中加快消費結構升級,需要做到以下四點:第一,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統一的居住證制度。第二,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的制度,縮小城鄉公共消費的差距。第三,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第四,在城鎮化進程中進一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