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發揮國有資本在城市基礎設施投資中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經濟總需求不足既有短期市場預期不穩的制約,更有中長期結構性矛盾與結構性失衡的掣肘。解決這一突出矛盾,需要有效發揮國有資本在創造新需求中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在補齊公共服務短板上、在城市基礎設施投資中、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特殊作用。
城市化是投資于人的主要載體,既能集聚效益,又能降低公共服務成本。總的看,我國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進程。為此,要加大國有資本在城市化建設、基礎設施投資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加大國有資本投資城市化建設力度。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16%,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8.3%,兩者相差約18個百分點。據相關測算,城鎮化率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拉動投資需求超過1萬億元,新增2000億元的消費需求。為此,建議將投資于人的城市化建設作為發揮國有資本戰略支撐作用的重大任務,加大對城市群、都市圈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使國有資本成為創造新需求的“發動機”。
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未來5-10年,我國人口城市化所帶來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空間巨大。有數據指出,預計未來5年內(2025-2030年),需改造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管網等總投資需求4萬億元人民幣;進一步估算,城市化進程中的硬件投資最保守估計需要20萬億-30萬億元。與積極的財政政策相配套,要盡快形成國有資本支持城市公用事業等重大項目投入的長效機制。
加大以人工智能為重點的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爭取將基礎研究投入占比由目前的6%提升至15%作為部分央企國資的約束性指標。發揮央企在能源資源、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加大對數據、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打造開放式基礎設施平臺體系。深化央企內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賦予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在股權激勵、分紅激勵、員工持股、超額利潤分享、虛擬股權等領域實現制度創新的重要突破。